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

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成為有自我要求的讀者

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大綱圖

1. 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在說什麼?

如同書名,本書的目的就是在教讀者如何「閱讀」一本書。閱讀的目的有兩種,一種是記住知識;另一種則是提升理解力,在沒有老師情況下的能夠閱讀超出自己能力的書,本書是屬於後者。

會閱讀這本書是因為我很喜歡閱讀,卻不知道如何讓自己學到的東西昇華,總是記住一些零散的知識,但沒有邏輯,也沒有變成我價值觀的一部分,最後漸漸淡忘了某些知識⋯⋯。本書適合喜歡閱讀卻跟我一樣卡關的人、需要寫論文的人。

本書介紹了閱讀的四種階段:基礎閱讀、檢視閱讀、分析閱讀、主題閱讀。

2. 學習如何閱讀對我們有什麼好處?

就我這半年的經驗,閱讀有以下好處:

◎提升理解力:正如前面所書,這是本書最大的目的。

◎提升學習效率:包含篩選自己真正需要與值得閱讀的書、不同類型的書有適合的閱讀方式、建立整本書的架構⋯⋯等。

◎生活中有新的體驗:將書的內容內化成自己的之後,能夠生活中觀察、驗證、應用,增添一點樂趣。

3. 閱讀的第一階段-基礎閱讀

這是閱讀最基本的階段,只要能夠認字、了解句子的意思、有認知能力就能夠達到。

4. 閱讀的第二階段-檢視閱讀

檢視閱讀分為兩個步驟,有系統的略讀以及粗淺的略讀,這個階段的目的是為了在短時間篩選出值得讀或是想要讀的書。

4-1. 有系統的略讀

◎推測書中的重要詞彙:很多工具書在序就會介紹書中的大綱,幫助讀者對書的全貌有概念,而最後幾頁及後記的部分通常會再強調一次結論。

◎挑幾個跟主題相關的篇章看:如果開頭或結尾有提到,就代表這個章節是重點,可以仔細閱讀。

4-2. 粗淺的閱讀

只要從頭到尾讀一遍,就算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來思考或是查資料,因為這一步的目的只是要對一本書有初步的了解。這個方法在看困難的書時,至少可以先了解一部分。

4-3. 成為有自我要求的讀者-四個基本問題

在閱讀時,可以提出這四個基本的問題,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這本書。

◎這本書在談些什麼?→了解這本書的主旨。

◎作者細部說了什麼?怎麼說的?→了解這本書的架構。

◎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?是全部有道理,還是部分有道理?→找出書中的聲明與論點。

◎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?→這本書帶給自己的啟發與影響。

Photo by baby abbas on Unsplash

5. 閱讀的第三階段-分析閱讀

檢視閱讀先篩選出值得讀的書,如果覺得內容不錯,可以再以分析閱讀詳細閱讀。

5-1. 找出這本書的摘要與架構

◎依書本的種類與主題分類:主要分為實用與理論兩大方向,實用類的有實際實踐的方法,例如:食譜、工具書、工程、醫學書⋯⋯;理論類的則是歷史、科學、哲學⋯⋯。這本書就屬於實用類的書籍。

◎用簡短的話說出這本書在談什麼:這本書的摘要

◎列出綱要:這本書的架構

◎找出作者在問的問題,或是想要解決的問題

5-2. 詮釋這本書的內容

◎找到關鍵字,並與作者達成共識:這裡的達成共識是指了解關鍵字的意思,一個詞可能有很多種意思,需要從上下文推測作者的意思。

◎從重要句子找到主旨:了解作者的觀點有什麼依據

◎找出作者的論述:主要分為歸法法與演繹法

◎確定作者哪些問提已經解決了、哪些還沒、哪些又是作者認為無法解決的?

最後作者還有提到評論一本書的規則,不過在評論之前,切記要把整本書看完才能批評。

6. 閱讀的第四階段-主題閱讀

主題閱讀是當我們想研究某個主題,需要將多本書籍或資料的統整在一起,我認為寫論文就是類似的過程。以下是主題閱讀五步驟:

◎找出書單上每本書最相關的章節

◎讓作者與自己達成共識:創立一個中立的詞彙,讓每本書都能以該詞彙詮釋

◎確定自己想要解決什麼問題提出問題,讓每本書的作者回答

◎讓不同作者對話:當作者意見不同時,需將不同的觀點整理出來

◎討論:將問題和不同作者的回答依照順序整理好,以凸顯主題

Photo by Joel Muniz on Unsplash

7. 對我有什麼影響?

雖然叫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,但這本書很難啃,我斷斷續續看了半年才看完,會看這麼久有兩個原因,其一個是我一邊閱讀一邊驗證書中的方法;另一個是這本書高於我的能力,所以我花了一些時間與作者達成共識。

舉個我實際閱讀的例子:去年我看《脆弱的力量》無法理解作者的意思,因為我在「脆弱」這個關鍵字沒有與作者達成共識,今年再看一次,與作者達成共識以後,就能更理解書中的內容,才發現我以前的閱讀能力太薄弱了,明明作者從頭到尾都有明示暗示「脆弱」的意思!

不過覺得過去的自己很蠢,就代表現在的自己進步,感謝這本書帶給我的進步,目標是明年開始主題閱讀。

如果大家有什麼閱讀技巧也歡迎分享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