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2月7日 星期日

《活出你的原廠設定》讀後心得

1. 《活出你的原廠設定》在說什麼?

如何認識自己、接納自己,並有勇氣追尋屬於自己內心的渴望。

「真正的自信不是自我感覺良好,而是當我感覺不好,我依然『完整』」。

本書的作者是諮商心理師 蘇予昕,前半部在說為什麼我們無法接納自己,造成自己停滯不前的「陰影」魔獸是什麼?如何覺察陰影魔獸、覺察到了如何與陰影共處;後半部則是教大家如何活出理想的樣子,也就是本書的書名「原廠設定」,以及如何使自己完整。

2. 完美主義是接納力不足?

害怕「接納」這個概念的人,也有「過度努力」的傾向:「如果我不夠__,就不會有人喜歡我了。」底線可以填入「聰明」、「外向」、「優秀」、「成功」、「美麗」⋯⋯,如果你也有這樣的信念,其實你不孤單,自我覺察是一切的開始。

真正的接納是了解自己之後,有勇氣讓這樣的自己追求卓越,不會讓事情的成敗影響自我價值;過度努力的根源是恐懼、是害怕不被接納而努力。

過度認同勤奮努力,就可能對享樂放鬆感到罪惡;過度認同無私奉獻,就可能對自我照顧感到不安;過度認同閃耀動人,就可能對卸下光環的自己無法容忍;過度認同意志堅定,就可能徬徨無助的自己深惡痛絕。


3. 接納力不足的徵兆


3-1. 討厭某些「特質」

如果討厭的人身上有某種特質,能夠挑起我們很大的情緒波動,有時候是因為對方身上的某些特質與狀態下意識被自己排除在外的;另一種可能則是對方真的會威脅到自己的安全、影響自己的權益,如果是前者就代表那項特質可能是我們極力隱藏的陰影,《黑暗,也是一種力量》中提到:「我們對別人某個行為的憤怒,通常代表我們身上存在尚未解決的部分,我們把自己的缺點『投射』到別人身上,我們審判別人時,其實正在審判自己。

3-2. 抱怨自己的境遇

作者並不是要求我們馬上停止抱怨,因為有時候抱怨反而可以了解內心不安的來源,但是抱怨是一種接納力不足的表現。

我們總希望事情是我們期待的那樣,但是不是我們期待的結果,就不是對的結果嗎?有些時候需要過一陣子才會知道,每一個事件都有可能成為我們未來的養分,我們可以選擇抱怨也可以選擇自我覺察。

3-3. 過度在意他人的眼光與評價

對於他人的評價全部接收或是全部捨棄都是危險的,全部接收可能會收到一些不合理的評價,而全部捨棄則失去進步的機會。

接納自己包含了解自己,可以使我們明辨哪些評價有建設性,哪些評價是惡意的、不需理會的。

3-4. 難以感到滿足

《脆弱的力量》中提到:「匱乏文化的最大傷害,是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,而不願意接納自己的脆弱與不安,失去自信參與世界的能力。」,要求自己維持過度渴求的狀態,意味了無法感到滿足及幸福,只能看到自己缺乏的,而忽略了身邊擁有的。

3-5. 經常處於「低頻率」的情緒狀態

作者這裡想說的是我們常用的「負面情緒」,那為什麼不直接說負面情緒呢?因為作者認為情緒沒有正面或負面之分,所有的情緒都有目的。「低頻率」情緒是指驕傲、憤怒、悲傷、羞愧⋯⋯等不常被接納的情緒。

4.  如何接納


4-1. 陰影魔獸

陰影魔獸是不被自己接納的部分,自己極力想隱藏,甚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隱藏的一面。

4-2 接納就等於停滯不前?

多數人都認為接納是接受現況、不需要改變,是一種自我感覺良好?

實際上接納不是自我感覺良好,真正的接納並非靜止不動而是一種平衡的狀態,類似熱力學的穩態(Steady-State),是情緒、身體、狀態都在平衡中;是待人、處事、對自己和環境的一種平衡;是深刻的認識自己、客觀的評估自己後產生的自尊,不需透過貶低他人或抬高自己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;是與他人意見不同時,能同理對方又保有自己的立場。

4-3. 馴養情緒-覺察、辨識、接納、傾聽、馴養

一般人面對情緒主要有兩種方式,一種是不管它就沒事了,第二種是不允許自己擁有這種情緒,無論是前者的逃避或是後者的壓抑,都成為了接納的阻礙,不論哪種方式,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式,情緒來說只會越累積越多,最後爆發又會使自己更加自責、逃避及壓抑。以下五個步驟是跟情緒對話的方式,讓我們不再逃避與壓抑,而是面對情緒。

覺察:當情緒不舒服的情緒出現時,將情況與感受記錄下來。
辨識:詢問自己「我現在的情緒是什麼?」,可能不只一種情緒,繼續詢問「裡面更深層的情緒是什麼?」
接納:準備好面對自己的情緒,告訴他:「__(情緒的名字),我看見你了。」
傾聽:傾聽情緒的聲音,了解情緒什麼時候出現、出現時自己有什麼表現、情緒想表達什麼?
馴養:經過上一步,會了解到情緒的重要性,可以對情緒表達感謝,接納情緒的存在。


5. 活出你的原廠設定

維克多·弗蘭克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,同時也是心理學家,他曾說:「快樂是追求不來的⋯⋯因為它是活出有意義人生的副產品。」,《子彈思考整理術》也提過:「如果快樂是我們行動導致的結果,那麼我們不應該再問如何獲得快樂,我們應該要問的是,如何活在這世上。

5-1. 生之意義

茂木健一郎在《生之意義》中提到人生需要滿足以下四項元素,才能感受到熱情、動力和存在的價值,分別是:找到自己做起來最享受的事、探索從小到大擅長的事、別人願意付錢給自己做的事以及世界與社會需要自己的事

5-2. 正視真實渴望-「夢想家、實踐家、評論家」練習

現在開始要分別飾演三個角色,分別是夢想家、實踐家及評論家。

夢想家:寫出任何自己想要的畫面,例如:一天是如何進行的?家裡長什麼樣子?身邊有誰?

實踐家:夢想家提出的內容後,實踐家假設自己正在過這樣的人生,會看到哪些景象?聽到什麼?情緒跟身體有什麼感覺?該如何執行這個人生?

評論家:以第三者立場,幫助夢想家釐清哪些願望是帶著害怕、恐懼、滿足外界期望的,哪些又是內心真的有熱情或渴望的?接著留下真正熱情與渴望的願望,再度回到夢想家、實踐家與評論家,直到三個角色都同意為止。

6. 對人的影響

陰影魔獸讓人停滯不前,逃避和壓抑情緒只會累積更多情緒,馴養情緒的五步驟幫助我們面對情緒、接納情緒,理解情緒出現的原因之後,情緒反而能成為自己最好的提醒。社會、身旁的人給了很多「應該⋯⋯」,但是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終究是自己的選擇,比起完成別人的「應該⋯⋯」活出自己的原廠設定更令人興奮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